‹转›一节生姜 | 小苏打能饿死癌细胞吗?
2016-09-24作者简介
张洪涛,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学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癌症和细胞免疫炎症的分子机理及药物研发。笔名“一节生姜”,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觉一波鸡血又在路上,因为微信里看到“浙医二院专家用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这样的新闻标题。新闻的内容是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的专家发现了癌细胞轻易饿不死的原因,也找到了饿死癌细胞的方法:酸碱中和反应,用小苏打拆散癌细胞的“黄金搭档”乳酸根和氢离子,饿死癌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结合的结果,是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尝试了这种新的治疗思路,有效率达100%。
其实还有更牛的标题:“牛!浙江医生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
我凌乱了,100%有效率,众里寻找治疗癌症的神药千百度,原来它就在锅边瓢盆处!
这所指的研究,其实还真是一个正式的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在专业杂志《eLife》(Chao et al., 2016)。
既然是专业的研究,就需要专业一点的解读。根据这论文,有这么几点需要在小苏打涨价之前搞懂:
1. 小苏打只是配合治疗。
这个对于肝癌的的治疗,主要还是依靠化疗药物介入治疗。病人不是靠这小苏打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也接受了化疗,只是小苏打提高了化疗药物介入治疗的效果。
2. 这小苏打不是拿来吃的。
如果你指望用小苏打来蒸人血馒头治疗癌症,那你就要失望了。在这个研究里,小苏打水是跟化疗药物一样直接注入到肿瘤组织里的。
癌细胞的生长需要合适的酸碱度(pH),如果改变了癌症细胞微环境里的酸碱度,就可以抑制甚至杀死癌细胞,这不是什么新意。但是,癌细胞喜欢的酸碱度,也是人体正常细胞喜欢的,人体消化吸收系统早就有一套调节摄入酸碱的缓冲机制。如果喝进去的醋能够精确找到癌细胞,那喝醋也能抗癌,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3. 不要指望十几块钱就治疗癌症。
首先,注射进人体的药物需要保证纯度,不可能用蒸包子的小苏打的纯度来注射使用,这个应该好理解。也许你觉得再纯的小苏打也贵不到哪去,别忘了这治疗里还需要化疗药物。退一万步,即便是只用小苏打就能做治疗这件事,只要这治疗是在医院进行的,就不能忽略不见医生、护士的投入和付出。再说,如果这是一个医学上的新发现,如果不能带来经济上利益,怎么能够激励更多的发现和创新?我并非觉得医疗可以漫天要价,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在房子几万一平米的年代,没有听说谁埋怨洗脚比洗脚水贵太多,却看到那么多几块钱、甚至几毛钱就治好个病的奢望。
4.(敲黑板!)化疗加小苏打也不是神药。
新闻里提到100%有效率,这也有一个误解。首先,在这个研究里涉及随机双盲有对照的治疗那部分试验,接受化疗加小苏打的治疗的只有10个病人(在文章某处是12个),并非40个。诚然,这个有效治疗的病人,包括对治疗完全有反应和部分有反应的病人。一般来说,肿瘤缩小超过50%算是部分有反应,完全消失是完全有反应,这个研究也是遵照这样的标准。但是,由于是局部直接注射药物,这个研究采取了一个特殊的关于肿瘤大小的定义,就是只统计“活肿瘤”的大小,对于认为是已经在死亡的肿瘤(necrosis),就直接认为肿瘤已经不存在了。当然,这个标准也并非是浙医自己定的标准,国际上也在用(Sato etal., 2013),但是,看太多好莱坞电影的我头脑里总有僵尸满血复活的记忆!这仪器能看见的癌组织至少有几千万细胞,只要有万分之一的癌细胞没有死干净,满血复活也就是几个月的事。
如果用癌症病人的存活率这个金标准来看的话,小苏打也没有那么神奇: 首先,局部注射只能用于还没有癌转移的病人。只用化疗的对照组病人,6个病人死亡了3个;而加小苏打水治疗的病人,10个病人死亡3人。由于病人数目太少,这两组病人的生存率在统计分析上没有什么区别。
结论:
如果在更多的病人里能看到治疗的明显区别,这个小苏打水对肝癌的治疗是一大进步,必须点赞。但是,抗癌并未成功,一定不要奇怪为什么研究药物的人还在实验室捣鼓,而非在厨房忙碌。
参考文献:
Chao M, Wu H, Jin K, Li B, WuJ, Zhang G, Yang G, Hu X. A nonrandomized cohort and a randomized study oflocal control of large hepatocarcinoma by targeting intratumoral lacticacidosis. eLife. 2016;5:e15691.
Sato Y, Watanabe H, Sone M,Onaya H, Sakamoto N, Osuga K, Takahashi M, Arai Y, Japan InterventionalRadiology in Oncology Study Group J. Tumor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using 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version 1.1 and mRECIST (modified RECIST): JIVROSG-0602. Ups J Med Sci. 2013;118(1):16-22.PMCID: PMC357266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