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曲 发表于 2019-8-25 23:44:34

肿瘤患者怎么“补”才靠谱?

肿瘤患者怎么“补”才靠谱?

“进补”是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中具有神奇力量的词汇,生病、虚弱、消瘦等不良健康状况,似乎都能通过“进补”找到出路。药食同源的中国饮食,从来都不缺乏类似“四物汤”、“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等林林总总的补方。而这往往令急切求“补”的肿瘤患者及家属深感困惑:
肿瘤患者要“补”的到底是什么?怎样“补”才是只长身体不长瘤的靠谱方法?
实际上,所谓的“补”,即是通过特定的营养成分来补益身体。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对此也早有论断:“药补不如食补”。可见,肿瘤患者的“补”主要靠吃得营养。
由于肿瘤对全身代谢及消化道本身功能的影响,加上手术创伤、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80%以上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以及器官功能(如免疫功能等)减退。因此要保证抗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必须要重视营养支持。
那么,肿瘤患者怎么补充营养才靠谱呢?要想科学补养,首先要避开那些营养误区。
营养误区
误区一:肿瘤患者不能吃”糖”癌细胞生长所需的能量主要源于葡萄糖代谢,那么是说,只要掐断葡萄糖来源,就可以从根本上抑制癌细胞生长了吗?
2016年网上的一段视频让生酮饮食(高脂、低碳水化合物和适当蛋白质的饮食)逐渐“走红”:一位被医生判定只剩3个月寿命的癌症晚期患者,选择了生酮饮食,癌细胞居然“离奇消失”,实现“临床治愈”。这让很多晚期癌症患者看到了希望。
图片来源见水印
理论上来说,减少碳水的供应,确实可以克制癌细胞。然而,现实往往很“骨感”。
首先,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的水解产物,我们平时食用的米面麦等主食,以及各种蔬菜水果等,都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因此完全不摄入葡萄糖难以实现。
其次,虽然癌细胞对葡萄糖有需求,但正常细胞的运转和代谢也需要葡萄糖。生酮饮食减少癌细胞的同时,也难免降低机体本身的机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削弱。由于癌细胞的繁殖能力比其他细胞更强,所以到最后,有可能免疫力完全崩溃,而体内仍存留有癌细胞。
除此之外,“生酮饮食治疗癌症”虽然在动物试验中初显成果,但在临床中各个研究者所得出的结果均有所差异。例如,Breitkreutz R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生酮饮食组体重、体质指数、去脂体重有所升高。使用了相同评估方法的另一位研究者Klement RJ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所以,生酮疗法的使用一定要积极听取专业营养师的意见,切勿盲从。

误区二:饿死癌细胞有些人认为“肿瘤患者增加营养会使肿瘤细胞生长加快,增加复发、转移的机会”,所以有些人认为要饿死肿瘤细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饿死癌细胞”这种观点甚嚣尘上,要归因于一些新闻媒体的夸大报道。
2014年,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体中最重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并初步揭示了其工作机制及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
如果能通过调控转运蛋白GLUT1实现葡萄糖转运的人工干预,那么既可以增加正常细胞内葡萄糖供应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又可能通过特异地阻断对癌细胞的葡萄糖供应,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标。
然而,这种解释在某些媒体文章中就“变了味儿”, 以“饿死癌细胞”为噱头,博取关注度和点击量,甚至一些“江湖”著名的专家教授夸大其词,到处宣扬“少吃少营养、饿死癌细胞”这个已被偷梁换柱的理论。
所以,不要再想着不吃不喝来饿死癌细胞了。

误区三:“发物”促进肿瘤生长尤其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鸡蛋鸡肉是发物不能吃”、“鱼虾蟹是发物不能吃”、“豆制品、辣椒等更是不能吃”......每天都被各种流言闹得人心惶惶。
“发物”的出现多来自于民间经验的归纳总结,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
目前没有证据提示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会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其中自然包括“发物”在内。如果患者想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发物”们反倒是患者应当重点摄入的对象。

营养如何补充才靠谱?
那么,肿瘤患者该如何正确地补充营养呢?适宜的食谱因人而异,但营养治疗的原则万变不离其宗,患者和家属朋友不妨记住以下几个重点:
重点一:肠内营养是首选肠内营养是通过经口进食或鼻饲,使营养物质进入胃肠道进行消化吸收来补充营养的。
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
无论是口服,还是鼻胃管、鼻肠管,肠内营养都需要经过胃肠道的吸收。因为没有违背正常的生理特点,所以它的并发症少,相对安全,而且可以长期连续使用,营养全面均衡。
肠外营养对营养制剂的配备、保存和使用都有严格要求,因此它的成本高,并发症多,最常见的就是感染和代谢紊乱,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胃肠功能衰退。
所以,对于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如果能靠“吃”补充营养,就尽量不要靠“打针”来补充营养。

重点二:营养均衡全面均衡的营养有助于患者提高机体免疫力。肿瘤患者没有哪一种食物是完全不能吃的,也没有万能的“抗癌食物”,食物品种要多,要“颜色缤纷”。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最重要的营养元素,高蛋白饮食有益于肿瘤患者,蛋白质的最好来源是鱼、家禽、瘦肉、鸡蛋、低脂乳制品、坚果、坚果酱、干豆、豌豆、扁豆和大豆食品,尽量少食用加工肉。与红肉相比,白肉对机体更有利。
脂肪酸在营养补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脂肪对心脏和胆固醇的影响,宜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食量、体重减少,而且有提高免疫力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加工程度少的食物,它们能够提供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精加工食品,如精制面粉等包含大量单糖,营养含量低,要减少摄入。
膳食纤维是部分水果、蔬菜和谷类中存在的一种物质,可以增强肠道蠕动、促进益生菌生长、抑制致病菌生长。长期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如全麦、燕麦、水果等,均可以增加益生菌的生长。多项研究表明,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降低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风险。

重点三:能量密度要提高能量密度,指的是每克食物所含的热量(卡路里)。它与食物的水分和供能物质(如脂肪、糖类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密切相关。水分含量高则能量密度低、供能物质含量高则能量密度高。
能量密度高的食物,在同样的重量下,可以向我们的身体提供更多的热量,满足肌体代谢的需要。显然,对于存在吞咽困难、呕吐等进食障碍的癌症患者,应尽量服用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吃一顿是一顿”。
然而现实中一个好心办坏事的例子是,我们经常看到,一旦患者因为化疗而食欲不振,或因为消化道梗阻出现食不下咽或呕吐的情况,家属们往往选择马上把患者的食物变成熬得糊烂的米粥、面汤,因为这样的食物“好消化”。但问题是,这些食物中普遍含有大量的水份,使得供能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足,其中含有的热量是非常有限的,营养成分也很难均衡。患者好不容易被喂下汤汤水水,却无法得到必要的营养,身体必然无法得到补益。
因此,越是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越要注意提供营养密度相对较高的液体食物,如经过科学配方的肠内营养液,使患者在有限的进食中,尽可能多地得到均衡的营养。
同时也要注意,食物的能量密度也并非越高越好。能量密度过高的食物可能使肠道内的渗透压升高,造成患者腹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患者朋友在刚刚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时,要注意少量、小口、缓慢摄入,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重点四:补充营养是“治疗” 由于营养知识不足,很多肿瘤患者迷信“冬虫夏草”、“燕窝”、“人参”、“灵芝”等贵重补品。实际上,日常饮食不足的肿瘤病人,应该首先到医院营养科,请临床营养师定制合适的营养补充方案,必要时可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补充剂。
河北省人民医院的研究结果发现,肠内营养补充剂有助于患者提高免疫力。在这项研究中,医生们选取了 120例肿瘤病人,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病人在维持原治疗的基础上, 每天分3次口服瑞能(一种肠内营养补充剂)。B组为对照组,正常饮食,不添加瑞能。
3个月后,医生检测两组的营养及免疫指标, 包括体质量 (BW)、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 (Hb)、IgG、IgA、IgM、淋巴细胞计数(LY)等 ,并与用药前对照。结果发现,添加了瑞能的A组营养及免疫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B组变化不明显。
A组的体质量下降均值从0.93kg变为0.34kg,而B组的数值从0.95kg变为0.78kg,证明在饮食中添加瑞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体重降低的问题。A组中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IgG、IgA、IgM、LY等指标的变化证明,瑞能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正如前文所说,肿瘤患者的“补”要靠吃得营养,科学补养,一方面要避开营养误区,不听信朋友圈的谣传,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营养观,认识到“补充营养”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治疗手段。
全面的营养支持治疗,会帮助患者更快、更平稳地度过康复期,尤其是瑞能等口服营养补充剂的诞生,不仅能帮助患者补充营养,维持体重,还可以提高免疫力,让患者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肿瘤患者怎么“补”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