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肺腺癌

    [复制链接]
214499 309 荷花池荒岛 发表于 2014-3-24 12:31:48 |
累计签到:2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1]初来乍到
chenhongyu  高中一年级 发表于 2014-4-22 14: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扬州
学习了,很受用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4-4-23 09:12
lsh1996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4-4-22 16: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潍坊
楼主非常用心!这个帖子集合了癌症病人治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可以为新人扫盲用,收藏了以备随时查找信息。感谢!祝福楼主家人!

点评

谢谢。也祝福你的家人。  发表于 2014-4-23 08:40
seacat  版主 发表于 2014-4-22 23: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既然数值正常,就不用担心,自己吓自己有什么用。
现实就是,这个病如果复发必定无法根治,而它是不是复发不是你能控制的,而复发后能活多长也不是由发现早晚决定的。

再说,转小细胞癌都是小概率事件,哪那么容易中。

说白了,你做啥都没用,人胜不了天,所以淡定,定期检查就是。

点评

谢谢版主。让我定了定心。  发表于 2014-4-23 08:40
真想一觉醒来,我在小学教室对着小学同桌说:“我做了好长一个梦。”
荷花池荒岛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4-4-24 06: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荷花池荒岛 于 2014-4-26 07:21 编辑

关于小细胞癌

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检测的临床意义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是小细胞肺癌的一个非常可靠的指标,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肺癌早期无症状和症状轻微,2/3的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扩散阶段,五年存活率小于5%,如能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五年存活率高达70%-80%,ProGRP在小细胞肺癌早期就有可测浓度的分泌,所以该标志物毫无疑问能用于高危患者的筛查。在日本,ProGRP已被列为常规体检项目,以达到针对于小细胞肺癌的早诊早治的效果。

一般使用胸透或螺旋CT对小细胞肺癌进行诊断存在困难,因为病变区往往在肺门区,因此进行ProGRP血清检测对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至关重要。如果医生怀疑患者患有小细胞肺癌且ProGRP检测值很高, 患者将无须等待影像结果直接送至肿瘤科。

与CEA、CYFRA211和NSE等其他肺癌相关肿瘤生物标志物相比,ProGRP的释放不仅更多见于小细胞肺癌的癌细胞,而且还发现其在肿瘤和器官的特异性方面优于其他生物标志物。ProGRP具有强大的鉴别诊断能力是因为良性病变时ProGRP的产生量很少,其他癌症(非小细胞癌症和非神经内分泌癌症)中也没有ProGRP产生,或者产生量很少。

NSE对于筛查而言,缺少灵敏度和特异性。ProGRP在预测复发及转移可能性方面的表现要优于NSE,并能取代NSE对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行监测。
  ---参考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wangjinping_1122680608.htm


2)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60-8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NSE升高。在缓解期,80-96%的患者NSE含量正常,如NSE升高,提示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轮化疗后24-72小时内,由于肿瘤细胞的分解,NSE呈一过性升高。因此,NSE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疗效与病程的有效标志物,并能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

NSE也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尿中NSE水平也有一定升高,治疗后血清NSE水平降至正常。血清NSE水平的测定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监测疗效和预报复发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比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的代谢物更有意义。

另外对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精原细胞瘤及其它脑肿瘤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正常参考值:0~16 ng/ml
  ---参考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dengyifeidr_907601920.htm


3)小细胞癌的化疗
。。。。。。
第一次小细胞肺癌的化疗通常采用两种药物的组合。最常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组合是:

顺铂和依托泊苷 etoposide
卡铂和依托泊苷
顺铂和伊立替康
卡铂和伊立替康 irinotecan

在化疗的过程中癌症进展(恶化)或治疗结束后癌症复发的情况下,其他的化疗药物或许可以尝试。药物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癌症复发的快慢(癌症复发的越慢,后续的治疗越可能有效。 )。

  • 如果癌症在治疗后超过6个月才复发,那么第一次化疗药物仍然可能再一次有效,可以再次尝试使用。
  • 如果癌症在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或者在治疗过程中一直在发展,用同样的药物做进一步治疗是不太可能有帮助的。如果做进一步的化疗,大多数医生会倾向用单一、不同种类的化疗药进行治疗以限制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最常用的药物是托泊替康(Topotecan),它可以静脉(IV)注射或口服。还有其它的一些药物也可以尝试。
  • 进展中的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用目前现有的药物是很难医治的。

。。。。。。

--- 参考http://www.cancer.org/cancer/lun ... eating-chemotherapy


4)小细胞癌的口服药
依托泊苷 Etoposide VP-16口服胶囊。


5)小细胞癌临床表现
小细胞肺癌患者最初的典型表现为由增大的肺门肿块和巨大的纵隔淋巴结引起的咳嗽和呼吸困难。通常,病人也伴有广泛转移疾病的症状,如体重减轻、衰弱、骨痛和神经衰弱。表现为周边孤立结节而无中心病灶的罕见,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可能无法鉴别出小细胞肺癌(为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与低级别(典型类癌),中级别(不典型类癌)或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也是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见LNT 和 NCCN 神经内分泌瘤指南)。

许多神经和内分泌类肿瘤综合征与小细胞肺癌相关。神经综合征包括兰伯特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综合征)、脑脊髓炎和感觉神经病变。兰伯特肌无力综合征是由于直接抗压力门控钙通道(VGCC)的自身抗体引起,表现为近端四肢无力。副瘤性脑脊髓炎和感觉神经病是由于产生了一种抗体anti-Hu),这种抗体能对小细胞癌抗原和人类神经元 RNA 结合蛋白产生交叉反应,从而导致多发神经系统功能缺失。

小细胞肺癌细胞也能够产生大量的多肽激素,包括抗利尿激素(AD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别能够引起恶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库欣综合征。小细胞肺癌患者中,SIADH 发生率比库欣综合征更高。癌症治疗和/或支持治疗也可能导致低钠血症(如顺铂,阿片类)。SIADH 治疗包括限制液体摄入(由于口渴感逐渐增加对患者较困难),地美环素,或者垂体后叶加压素受体抑制剂(如考尼伐坦,托伐普坦)(见小细胞肺癌支持治疗 NCCN 指南)。小细胞肺癌成功治疗后通常会改善 ADH 水平和低钠血症。


6)小细胞癌病理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由胞质少、细胞边界不清、细颗粒核染色体、无核仁或核仁不明显的小细胞构成。小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纺锤形,胞核显著、有丝分裂数多。经典和独特组织学上的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可能足以识别小细胞肺癌。它是一种低分化的恶性肿瘤,被归于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尸检证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高达 30%存在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的病灶,这个发现更多的见于先前接受过治疗的标本中,这使人们提出肺癌的发生来源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

尽管 95%的小细胞肺癌来源于肺,但也能来源于肺外组织,包括鼻咽、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肺来源和肺外来源的小细胞癌都有相似的临床和生物学习性,有很高的广泛转移潜能。然而,和小细胞肺癌不同,肺外小细胞癌患者的恶性细胞无 3P 大分子缺失,这表明他们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几乎所有的小细胞肺癌都对角蛋白——一种上皮细胞膜抗原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起免疫反应。绝大多数小细胞肺癌也对神经分化标志物反应阳性,包括嗜铬粒蛋白 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和突触囊泡蛋白。然而单独靠这些标志物不能鉴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因为大约 10%的非小细胞肺癌也对这些神经内分泌标志物中至少一种存在免疫反应。
   ---参考2014小细胞肺癌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http://www.yuaigongwu.com/thread-13972-1-1.html

“人类只有经历过悲哀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快乐,你只有经过死亡以后才知道重生意味着什么,上帝给人留下了四个字,那就是希望和等待。”
荷花池荒岛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4-4-24 06: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荷花池荒岛 于 2014-4-24 07:04 编辑

询问了两家医院的医生,都说我母亲的两项指标“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ProGRP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正常值范围内,没有事情。其中一位医生说我们家属太紧张了。

我母亲的主治医生仍然坚持做第四个周期的化疗。母亲很犹豫,而我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做了。

前段时间母亲尿常规检查不正常,后来还是确诊为尿路感染。做了尿培养。服用了左氟氧沙星。尿常规检查正常。后又服用了左氟氧沙星两个星期。
“人类只有经历过悲哀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快乐,你只有经过死亡以后才知道重生意味着什么,上帝给人留下了四个字,那就是希望和等待。”
爸爸最棒  大学三年级 发表于 2014-4-24 09: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佛山
本帖最后由 爸爸最棒 于 2014-4-24 09:46 编辑

是的,我也咨询了阿梁和潇湘风雨,单凭NSE指标不用太担心的,一般肺腺癌转小细胞癌应该还是机率很小的!很感谢可以从你妈妈的治疗贴中学到好多的知识,祝福你的母亲!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4-4-24 14:30
爸爸2013年开始生病,肺腺癌IV期,EGFR基因检测21突变,一线特罗凯治疗5个月耐药,2992单药2个月弱效,2992联合280累计11个月,9291联合280累计9个多月,目前特罗凯联合184中.........
荷花池荒岛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4-4-26 07: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荷花池荒岛 于 2014-5-3 06:58 编辑

。。。。。。
协和的病理主任说,在他临床中有很多这样的病例,混合型腺癌,既有非小细胞形态也有小细胞形态,一种治疗方式往往不会起作用。

。。。。。。

总结我爸爸的病程,一切小概率的事情几乎全让他碰见了。我试着总结一下,但愿对后面的病友有用:
1,癌症晚期混合形态较多出现,所以各方面指证都要密切关注,由于我父亲一开始确立了是腺癌,所以对NSE这一项异常分泌就没有医生在意,如果一开始注意到这一点,说不定会有其他的治疗方案;
。。。。。。
3,癌症晚期,减轻痛苦是关键,爸爸去世唯一的欣慰,就是他疼痛放疗无效后,我们采取了措施很快控制了疼痛,他不疼,这对我和母亲来说,是最大的安慰。我和中日友好医院的疼痛主任深入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对癌症病人的止痛治疗应该从一开始就评估介入,因为如果没有疼痛,无论精神还是体力都会耐受更多的治疗,某种程度也是争取时间。我同意他的看法,也希望即使病人离开,也要安详地走,不要痛不欲生。
。。。。。。
   ---参考美丽心情http://www.yuaigongwu.com/thread-14027-1-2.html



。。。。。。
从这个案例分析,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患者心态变化。我自己曾多次对患者心态改变做过一些研究与思考。为什么当自己不知道自己患癌时,肿瘤生长的很慢,几年才长2cm,可一旦发现自己患了癌症时,肿瘤就开始疯长。我自己也是这样,检查出来我患癌时,肿瘤才5cm,一旦确诊我患肝癌至开刀时,短短半个月中肿瘤疯长至7cm。我认为这是病人的心态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当人的心理防线被突如其来的癌症击跨时,机体的免疫体系也遭到破坏,癌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就失去平衡,癌细胞就战胜自然杀伤细胞,这时机体抗癌能力就大大减弱,所以癌细胞就开始疯长。心态变化与肿瘤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国外一些科学期刊中发表研究成果也指出,心态能调节机体抗病能力,信心能抗拒癌细胞发展。因此这次体检时,张主任的助手小医生告诉我检查结果时,我心态很平静,听见当个没听见,自己的病情自己最清楚。医生建议我住院治疗,我笑笑说再等等吧,心想肝癌患者始终逃脱不了复发的命运的,纵隔这里4cm,到目前为此也没有影响我的生活,退一万步说三年前医生就判过我一次了。小医生看看我一点不在乎的样子感到很惊奇,问我:“你怎么一点都不怕啊,”我对她说:“我不能怕,一怕免疫体系就有受到破坏,肿瘤就会疯长,再说我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她笑笑我也笑笑。
。。。。。。
   ---参考和风细雨2029http://www.yuaigongwu.com/forum. ... &extra=page%3D2

。。。。。。
只有先搞清恶液质的病理本质才有可能回答上述问题。那么恶液质的本质是什么呢?是炎症。但这个炎症与那个你们都知道的炎症不一样。这个炎症是无感染性炎症。这个炎症虽然最初启动的时候是正常的免疫应急反应,但到了恶液质的水平就是亢奋了,失去了控制,开始杀死自身。
。。。。。。
这么多“炎症”造成的疾病?怎么回事?这些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病怎么都是炎症为本呢?其实炎症性疾病起因就是两个根本条件:1)创伤或者细胞死亡从局部进入全身;2)缺少特异性抗原。所有我上面说的那些病都具备了这两条。拿肝脏的缺血灌注来说,缺血造成了大量肝细胞死亡。这个不要命,要命的是再恢复供血的时候,大量的死细胞以及释放的细胞内物质随血流进入循环,刺激了炎症应急反应。应急反应也不该要命,因为人类的进化上把防御分成了两步:先天应急免疫和后天过继免疫。这是有道理的。先天应急反应靠的是创伤和死亡所发出的信号来调集免疫的非抗原特异性应答。通俗地讲就是一窝蜂先冲上去看看,同时为后面的抗原特异应答启动创造条件。从原始进化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身上出现了创伤和细胞死亡,接下来出现细菌感染的机会几乎是100%。先天应急反应可以保证所有对付感染的因素都聚集到创伤的位置(炎症和红肿),时刻准备着感染的发生。当感染真的发生以后,抗原特异的免疫应答通过准确的抗原定位清剿感染源,完成一次完整的免疫防御战。这里关键的一步是后天过继免疫一定要启动。只有这个免疫启动才会自动下调先天免疫的炎症。如果后天的过继免疫应答由于缺少可识别的抗原不启动会出现什么情况?那就是我们看到的先天免疫的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了亢奋,导致了宿主的死亡。从这个角度看,现代医学的先进和抗感染有时候就打断了过继免疫介入创伤的机会,比如说车祸和枪伤。过去是必定要感染的。病人抗感染是通过过继免疫下调先天免疫的一个自然步骤。如果扛过感染就会康复。但现在的急诊处理重点在抗感染,使得抗感染的过继免疫因无感染而无法启动。但创伤本身又启动了很高的应急炎症。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
但炎症怎么就会死人?炎症死人主要是三板斧:1)凝血异常;2)多器官衰竭;3)体能耗竭 。前两个是急性的,最后一个慢一些。先说说凝血异常吧。有高凝和低凝两个方向的异常。一般先是高凝随炎症升高而出现,结果是大规模血管和器官内凝血,堵塞器官(肝脏,肾脏)影响功能。如果这个不能致死,那么接下来是凝血因子与原料(纤维蛋白原)耗尽,再无能力短期内正常凝血,结果是器官内(肠道)出血不止,导致死亡。其实,也不光是炎症影响了凝血,凝血异常也是启动炎症的机制之一。比如说出血。血管外皮上有一些可以启动炎症的信号受体。这些受体的配体(就是可以激活它们的蛋白)是血流内的蛋白。平时隔着血管壁,配体看不见受体,自然是相安无事。但当血管破裂的时候,血管内的物质释放到血管外,看见了炎症受体,激活了炎症。炎症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帮助血管修复,所以要加强凝血(堵住破裂的血管对吧)。但是什么事一旦放大的全身就麻烦了,就成了系统凝血异常,要死人的。再说器官的急性功能衰竭,主要集中在心肺和肝肾。很多人知道肺部感染会死人,但那么知道是怎么死的吗?是“感染”致死吗?非也。其实还是感染造成的急性炎症导致了心肺衰竭死亡。这些器官的衰竭不一定直接是这些部位的原因。比如说,有些病人放疗来缓解腰椎附近的扩散灶造成的疼痛,但放疗后可能造成病人很难受,甚至出现肝昏迷症状(难受,迷糊)。其实就是因为大量死亡的肿瘤细胞进入了全身,造成系统炎症。炎症很高的时候会影响肝脏的功能,血氨上升,造成大脑的障碍。炎症致死机制中最常见的和相对最多发的还是心肺衰竭。炎症厉害的时候肺部会涌入大量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机械性堵塞肺部,加上白细胞分泌的各种炎症因子,可在肺部造成呼吸困难。为什么肺部会突然涌入大量炎症细胞呢?这就是目前临床上认识出错误的地方了。临床上的主流见解是说因为有感染,所以有炎症。我们的看法是反过来:因为有炎症所以有感染,然后是感染推高了炎症。证据是什么呢?临床上经常发现很多高炎症血象的肿瘤病人找不到肺部“感染”的过硬证据。痰(细胞)培养的结果经常是半阴半阳,就是说有也有,说没有就没有(变成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是抗生素用一下似乎也有效。当然也有很多临终期的癌症病人经常合并出现明显的肺感染(黄痰)。我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首先,前面已经说过,出了高炎症基本上是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没有抗原。更进一步,在系统炎症的环境下,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功能都受到严重挤压。比如说那么有机会看看晚期癌症病人的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很高代表炎症,其中90%的粒细胞,不到10%的淋巴细胞。这个血象表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不太工作了,抗病毒和细菌以及其他记忆中的感染源的能力大大降低。这个血象本身就是感染的最佳机会。肺部呼吸总是会有个别细菌带进来。平时正常的时候没问题,但高炎症的情况下就不同了。这点细菌真的有可能造成小规模感染。但是这个感染会导致已经处于亢奋阶段的先天免疫更加亢奋(因为它们天生就是为了应急感染而准备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个正反馈:炎症造成抵抗力下降,促进肺部感染;感染造成了更高的炎症,而更高的炎症几乎全部封闭了过继免疫的存在和功能。。。。。结果看上去是肺部感染,但抗生素治疗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系统炎症已经起来了,肺部已经塞满了白细胞。于是就出现了急性的肺功能衰竭,病人可以在数小时之内死亡。其他的器官功能性衰竭有大同小异之处,但同样是炎症过高的结果。最后,如果炎症抑制处于不太高的水平,那么仅仅靠炎症烧掉的脂肪和肌肉也会最终把一个正常的机体烧光。其实我们很多人没注意,但如果注意的话,那么会发现有时几天的感冒发烧看上去不起眼,但可以在某些时候(浑身酸疼的那一种)在几天内烧掉你好几斤的肌肉和脂肪。试想,一个连续发烧一两个月的病人究竟有多少肌肉和脂肪可以当燃料呢?当肌肉和脂肪烧光的时候(癌症病人晚期的皮包骨),炎症就会开始烧器官了,那时离死亡就很近了。
。。。。。。
那么肿瘤到底是怎么启动恶液质的呢?我们目前还不敢说十分肯定,但是基本上不外是两种条件:一个是大量的肿瘤细胞死亡,类似于肝脏的缺血灌注,导致大量死细胞进入循环,是机体误认为是大创伤,产生应急炎症。但接下来特异性免疫起不来(没抗原,没有预存免疫,或者已经耐受),造成炎症不断上升,最后失控。第二种情况是先由局部炎症发展而来,最后变成系统炎症。局部炎症最有可能的是血管破裂和肿瘤死亡一起造成的“创伤”信号。血管为什么破裂?因为肿瘤细胞,特别是扩散到外周的单个细胞不具备完美的供血程序。血管在这些细胞当中生长会有很多不完全性,比如说内外结构不完整,生长方向不确定。造成的结果就是血管一边长,一边垮塌,造成肿瘤内出血,诱发炎症。而肿瘤细胞由于供血不完美,也会不断生长,不断饿死或者被瘀血泡死。从解刨上看就是一个破破烂烂,血肉模糊的组织。这种局部炎症一旦变得越来越严重,就会向循环系统释放炎症信号。只要局部炎症不能帮助特异免疫启动,最终就可能扩散到全身,变成恶液质。

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原发肿瘤大多数时候不引起炎症(恶液质),但复发或者扩散肿瘤大多数都会诱发恶液质呢?这个观察是临床事实,也是为什么原发肿瘤很少死人而复发或者转移癌很快死人的根本原因。但是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从两个方面看到了可能的解释。一个是原发肿瘤一般供血相对稳定,肿瘤内血管和肿瘤细胞自发坏死的情况少。而扩散肿瘤则可能出现很高的血管与肿瘤细胞坍塌坏死的情况,容易诱发局部炎症(上面讲过这个道理)。再一个就是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是否存在。以前就讲过后天过继免疫可以调解先天应急炎症。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看到炎症很高,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后天过继免疫没有工作。原发肿瘤与特异性的抗肿瘤过继免疫之间有一个平衡,互相依赖,互相制衡。这个抗肿瘤的过继免疫是可以控制炎症水平的,所以原发肿瘤多数情况下看不到恶液质。当然少数情况比如说胰腺癌往往有恶液质存在,但那种情况几乎都是有远端转移的,也就是说是表明抗肿瘤过继免疫已经没有了。对于很多扩散肿瘤来说,它们的出现都是发生在原发肿瘤已经没有了,供养抗肿瘤过继免疫的抗原一旦没有了,这个免疫应答也会衰竭。当这个应答衰竭到不能再消灭新出现的扩散灶的时候,扩散灶就会发展,就有可能因为肿瘤和血管的微环境诱发炎症并发展成为恶液质。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
由于炎症的诱因是创伤,出血以及细胞死亡,那么在已经炎症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这些因素会是什么结果呢?当然最有可能加剧炎症。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恰恰是癌症治疗的最大误区之一。几乎所有的肿瘤减负治疗,包括手术,传统放化疗,靶向放化疗,介入化疗,射频,无水酒精,超低温冷冻,光动力等五花八门的治疗手段都会通过造成创伤或者肿瘤细胞死亡加剧炎症。在恶液质病人身上,越有效的肿瘤杀伤越可能释放大量坏死的肿瘤细胞而激发更高的炎症。病人往往因为无法抵抗过高的炎症而迅速衰竭死亡。在临床上就表现为治疗后病人体质严重下降,反而不如治疗前。有些抗不过炎症的打击还会出现胸腹水,肝昏迷,呼吸困难,凝血异常等急性临床症状。严重的就升级为严重的系统炎症及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查韦斯的死就应该属于这种情况。他的癌症也许已经造成了很高的炎症,手术加剧了这个炎症,变成了系统炎症。
。。。。。。
炎症基本上属于“正常”的先天免疫应急反应的一系列现象。但如果这个炎症不能帮助启动后天过继免疫,就成了我说的亢奋。而亢奋的结果之一就是从局部过渡到全身,变成了系统炎症。系统炎症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但不帮助过继免疫启动,甚至阻碍过继免疫的启动。就是说,如果赶不上局部炎症的时期,即便是有了抗原,过继免疫也越来越难以启动。而过继免疫越不启动,系统炎症就越自我推高。推高的原因目前不是十分清楚,但我一直怀疑与杀死肌肉脂肪等自身细胞有关。
。。。。。。
我想专门再说说化疗。一是因为在这个治疗上此乃在一些误区;二是因为太多的病人需要这方面的咨询。如果是顺着我前面的帖子看下来地,应该记得我专门讲过免疫应答是化疗真正有效的原因。但天下人对化疗的理解专注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和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那也没关系,我们就先顺着这个理解说。既然是毒杀,那就需要一定的药物浓度才可以,也就是俗称的药量。多少算是合适呢?当然是多多益善。但又不能太多,会毒死人的。就是说有一个上限,不能超过。那我问你:要是到了上限药量还不够怎么办?我相信每个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知道答案,只是不愿面对罢了。但你凭什么认为你给的最高药量就可以把所有的(注意是“所有”的)癌细胞都泡在里面杀死呢?如果你不这样认为,那就等于承认有些癌细胞你的药“够不着”对吧?好了,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哪些癌细胞你的药够不着?当然是离血管越远,越够不着(因为迅速递减的扩散浓度梯度)。所以那些扩散出去,没有形成血供,靠扩散营养活着的癌细胞就可能是药量不可能够得着的癌细胞。即便是在一个实体瘤里,也不是每一个癌细胞都分布在血管的边上。那些离得远的可以靠扩散营养活着,只不过会代谢较低。这些相比离血管近,代谢高的癌细胞很可能就需要更高的药量才能杀死。就算我们退一步,只求尽量杀死一个实体瘤当中能被毒死的癌细胞,以求肿瘤总负担的下降(也许根本没有中长期意义)。那我们如何靠化疗来清除那些根本没有血供的扩散癌细胞呢?比如说,乳腺癌术后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医生一定会告诉你进行6-8个疗程的化疗,以清除扩散。这个治疗的效果是经过临床试验证明了的,我不怀疑它的真实。但我想说的是对它效果的解释。说白了,就是我们真的可以认为是术后化疗把已经扩散到外围的那些散在的癌细胞都杀死了吗?如果真的如此,那我们不是已经解决了癌症的问题(扩散)了吗?所以我一方面不相信化疗可以清除所有的扩散出去的癌细胞,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认病人术后化疗会明显减少复发和转移。必须有一个解释能满足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事情。我的解释如下。

首先术后化疗跟激活免疫完全没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手术把肿瘤抗原的最大来源切断了,化疗还怎么杀死肿瘤细胞,释放抗原?所以,术后化疗就是针对扩散的零星肿瘤而来。但依据上面说到的非供血扩散肿瘤的位置与化疗药物浓度梯度的关系,我不相信我们能把化疗药的浓度提高到能够直接毒死这些分布在外周,只能凭着扩散营养生存的“种子”(主流误把这些细胞堪称所谓“肿瘤干细胞”了)。到了能毒死这些细胞的浓度跟直接给人灌漂白粉没多大区别了。不说化疗药到不了,连免疫也因为没有血供到不了。可是术后化疗的确减少了这些扩散灶的形成。但这个作用不应该是靠直接毒杀这些“种子”,而是靠毒杀这些种子刚刚发芽的扩散灶。就是说,杀的是这些扩散肿瘤形成初始供血时候的病灶。因为只要有血,毒药也好,免疫也好就都运送到肿瘤细胞跟前了。由于肿瘤细胞数量少,最初形成供血的肿瘤团块所有的细胞都是近挨着血管,或者离得不远,且血管的状态也不稳定。这个肿瘤与血管之间的“磨合”过程也许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个时期应该是毒杀肿瘤细胞的最佳时期。根据这个看法,实际上的化疗是两个过程的叠加。第一个过程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的过程,化疗药下去也许能碰上一两个刚刚形成血供的微病灶,也许碰不到。第二个过程是不断地扫射,在半年之内怎么也会扫到最有能力独立形成血供的扩散源。而只要把这几个最有能力形成扩散灶的隐患拿掉,剩下的,不太容易独立形成血供的扩散细胞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在形成血供,也许要半年一年后才会在其他偶尔的条件下形成血供。反映到临床上,就是我们看到的减少了扩散的发生。根据这个解释,能不能形成血供,什么时候形成血供就会直接影响到术后化疗的“疗效”。另外根据这个解释,一个病人如果能够化疗一生,那么复发和转移将永远不会出现。其实不需要一生,只要最初的那一年就可以。因为最有可能形成独立供血的扩散细胞会在第一时间这么做,所以会出来的最早。而如果一年内都没有能力形成独立供血的扩散肿瘤,我们凭什么认为它会在下一个月“产生”这个能力呢?可惜我们的身体不可能经受住长期持续的化疗。所以根据这个解释,扩散的癌细胞在形成血供之前是很难(或者根本无法)靠化疗药的直接毒性杀死。化疗如果能杀死癌细胞,一定是有直接血供的,守在血管边上的癌细胞。术后化疗能不能起作用全看能不能在化疗期间赶上扩散的癌细胞形成血供。如果癌细胞在化疗完成之后形成血供,那么就会有新的病灶出现。既然一般情况下看到病灶之后再行化疗已经无法消灭病灶,那我们可以判断化疗的完全有效界限是在肿瘤小于影像能够探测的范围(<5毫米)。
。。。。。。
其实术后化疗在某种意义上代替了免疫。我前面讲过,手术是否“治愈”要看已经扩散出去的癌细胞是否可以产生供血,形成病灶。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认定有些扩散肿瘤细胞是可以生成病灶的。这些远端扩散灶之所以没有在原发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个最大可能就是与原发灶共生的抗肿瘤的特异性过继免疫杀死了任何的新生病灶。这个免疫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可以存在。存在多久要看这个免疫的性质,强度,是否有记忆等等,肯定是因人而异的。从很多病人在一年内,两年内出现扩散病灶的普遍现象来推断,这个免疫在大多术后情况下只能维持数月到一年。道理是缺少了抗原(肿瘤)的滋养,免疫也会衰竭。如果采用了大剂量的术后化疗,一部分本来靠免疫可以维持的病人可能由于高强度化疗对免疫的打击而失去保护。而另一部分本来就缺少免疫监控的病人会弥补这个缺陷。所以是有人得益,有人失益。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做术后化疗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能够不出现扩散,而做了化疗也不敢保证就不出现扩散。免疫控制与化疗扫荡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副作用,少数情况下甚至可以长期有效。后者涵盖面广,但只是在扫荡时期内有效。关键还是要看一个病人的扩散肿瘤形成病灶(独立供血)的能力以及时间。对于集中在数月内形成独立供血的扩散肿瘤来说,化疗的6个月保障也许足够把所有能形成病灶的扩散源都清干净了。但如果有些扩散肿瘤可能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形成独立供血,化疗的涵盖不过来了。但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免疫监控在术后能够长期存活,那么在一两年后还能清除供血的病灶就是最“硬”的命了。只是仅凭自然,在恶性肿瘤的情况下,这个概率是很小的。
。。。。。。
那么如何解释一些西医已经判为晚期放弃治疗后转为中医治疗然后缓解甚至治愈的现象呢?首先在承认这种现象的确存在的同时也应该明白这不是普遍现象,只是个别案例,否则还有谁会去看西医呢?我能想到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中药的“外源性”;另一个是对炎症的下调不仅可以恢复过继免疫的功能,还比没有炎症的时候要更容易启动过继免疫。什么是中药的“外源性”?中药,特别是对付肿瘤的中药,有许多外源物质(蝎子,蜈蚣,蟾蜍等动物毒素,还有一些植物毒素)。这些东西对免疫来说都可能是个刺激。中医说以毒攻毒,我觉得更像是强力启动一个抗外源物质的应答,捎带把抗肿瘤的免疫激活了。也就是与ai共舞网友说的踩到蛇尾巴了。从中医以毒攻毒的诸多尝试来判断,这个办法的成功率肯定很低。另一个更可能的解释是下调炎症后抗肿瘤过继免疫的“反弹”。我前面说过,炎症过高的结果是对淋巴细胞亚群的严重挤压(<10%),造成过继免疫全面萎缩。我们在试验模型中看到如果这时候抑制/下调炎症,过继免疫会反弹。由于炎症本身的原始功能是帮助过继免疫的启动,加上炎症时肿瘤的大量坏死,抗肿瘤过继免疫对肿瘤的攻击超过了没有恶液质时候的能力,如果配合上其他免疫因子,可以直接做到治愈的效果。根据这个观察,我觉得如果某个晚期病人是由于恶液质过高(而不是由于抗肿瘤过继免疫已经耐受)造成表面上很绝望,在中药用的合适能够下调炎症之后有可能出现我说的那种过继免疫强力反弹,在最没有希望的时候出现生机。当然,中药不单纯是下调炎症,其扶正的效应也是很重要的。在这种一推一拉的作用下有可能促进抗肿瘤过继免疫的反弹。但是大家不要断章取义地理解为只要吃中药就行了。不是那么回事。我说的情况有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病人的抗肿瘤免疫没有耐受,只是受到恶液质的挤压暂时失效。还是那句话,如果耐受了,中药也没有办法。这也许就是很多中医都不愿收治屡次放化疗之后病情恶化的病人:长期的经验告诉他们,中医也没有办法逆转病情,顶多是延缓。
。。。。。。
那么难题是什么呢?我在这个帖子里已经探讨过,但是大家不一定看得懂。那我就再说一遍(或者N遍):难题是扩散灶在不确定的时间出现并快速诱发系统炎症和恶液质以及死亡。就是说,是复发和转移。虽然别人也说是“复发和转移”,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复发和转移如此难对付,所以只是知道棘手,但不知道为什么棘手。我跟他们的区别就在这里:我知道为什么不好办。所以我知道要千方百计地去防止扩散灶的出现和诱发的炎症。而我们发现最好的办法还是要靠自身曾经存在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检测,保住,放大,利用这个应答的问题了。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
。。。。。。
血管抑制剂一直都有,但很难使用。为什么呢?转移癌细胞不供血我们基本上没有任何办法杀死它(当然它也不会伤害我们)。如果能够不让它供血就不会有转移灶,但是如果只是在大剂量使用血管抑制剂的时候才有效,不用了还是不行,那又怎么能保一辈子呢?你总不能不停地用下去吧?只要你一停,癌细胞分泌的血管生成因子还在,血供还是要形成对不对?

另外我倒是担心用了血管抑制剂推迟了本来应该出来的转移灶,反而加速了残余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衰竭。根据我们的研究,在抗肿瘤免疫衰竭前,转移灶的出现对这个应答有刺激和维持的作用。如果把转移灶的出现推迟到免疫彻底衰竭之后岂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但是对原发灶的治疗,血管抑制剂应该有用武之地。但那时完全不同的机理了。
。。。。。。
   ---参考探锁的心http://bbs.tianya.cn/post-free-3107631-1.shtml
“人类只有经历过悲哀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快乐,你只有经过死亡以后才知道重生意味着什么,上帝给人留下了四个字,那就是希望和等待。”
荷花池荒岛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4-4-26 07: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荷花池荒岛 于 2014-5-2 12:40 编辑

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目前NSAIDs是全球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

非甾体抗炎药 -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者无影响。
机理:抑制PG合成有关。(PG是致热物质)
发热是机体一种防御反应(巨噬细胞、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抗体生成增加等),且热型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故对一般发热患者不必急于使用退烧药;但热度过高,可引起头痛、失眠,甚至惊厥,适当选用退烧药降体温是必要的,退烧是对症,应着重对因治疗。
2. 镇痛作用
特点:中等度镇痛作用,主要用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对剧痛及平滑肌绞痛无效。
机理:抑制PG合成有关,使局部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降低,也降低PG本身的致痛作用。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提醒机体避开或处理伤害,是诊断疾病重要依据。但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诱发休克。适当镇痛是必要的,镇痛是对症,应着重对因治疗。
3.抗炎作用
大多数解热镇痛药都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即药物能使炎症的红、肿、热、痛反应减轻或消退。其抗炎机制也是与抑制外周PG合成有关。
4.其它作用
NSAIDs可抑制PG合成酶,减少血栓烷 A2(TXA2)形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非甾体抗炎药 - 副作用
(1)胃肠道不良反应:可出现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饱胀、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中,大约有10%~25%的病人发生消化性溃疡,其中有小于1%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或穿孔。
(2)肝脏不良反应:在治疗剂量下,能导致10%的患者出现肝脏轻度受损的生化异常,但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的发生率低于2%。
(3)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弱视、嗜睡、失眠、感觉异常、麻木等。有些症状不常见,如多动、兴奋、幻觉、震颤等,发生率一般小于5%。
(4)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可引起尿蛋白、管型,尿中可出现红、白细胞等,严重者可引起间质性肾炎。在一项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中,长期口服NSAIDs的患者肾脏疾病发生的风险率是普通人群的2.1倍。
(5)血液系统不良反应:部分NSAIDs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障碍等。
(6)过敏反应:特异体质者可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过敏反应。
(7)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有研究发现,NSAIDs能明显干扰血压,使平均动脉压上升。另有报道,服用罗非昔布18个月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相对危险性增加了。
(8)妊娠期的不良反应:NSAIDs被认为是诱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潜在因素;孕妇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产前、产后和分娩时出血;吲哚美辛可能会引起某些胎儿短肢畸形、阴茎发育不全。

非甾体抗炎药 - 注意事项
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4.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
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应该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5.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高血压病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
6.有高血压和/或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7.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 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http://www.baike.com/wiki/%E9%9D ... 7%E7%82%8E%E8%8D%AF


非甾体抗炎药常用药物
  • 阿司匹林(Aspirin),常用于头痛及发烧
  • 布洛芬(Ibuprofen),常用于头痛及发烧
  • 芬布芬(Fenbufen)
  •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常用于骨膜炎,关节炎,痛风等各类炎症
  • COX-2抑制剂
    • Celecoxib(痛博士) 常用于骨关节炎,关节炎,急性痛症
    • 塞来西布(希乐葆)(celecoxib),常用于骨膜炎,关节炎,痛风等各类炎症
    • Etoricoxib(万克适|hk:安痛易)(ARCOXIA),常用于骨膜炎,关节炎,痛风等各类炎症
    • 美洛昔康(Meloxicam)

注: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因为没有消炎作用,故不属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醘氨基酚常用于头痛及发烧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 ... 7%E7%82%8E%E8%8D%AF

非甾体抗炎药列表
LIST OF 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IES.pdf (20.37 KB, 下载次数: 35)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发老年人心律不齐
2014年04月11日 07:56 来源:海南日报

网络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公开版》发表的一项最新报告说,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引发老年人心律不齐,进而增加心脏病、中风甚至心衰风险。该报告再次提醒人们此类药物可能引发的副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全世界每天有上千万人在服用此类药物。

虽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律不齐的风险,但与从未使用过此类药物的人相比,连续服药30天的人此类风险会升高约84%。而心律不齐有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中风甚至猝死。

研究人员说,要确定非甾体抗炎药和心律不齐之间的确切关联,还需更大规模、更深入的研究,不过这项最新研究再次提醒医务工作者,在为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提供此类药物时,应谨慎权衡其正面效果与可能的副作用。

由于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安全使用问题近年来受到各方关注。美国药管局2005年指出,非甾体抗炎药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风险,要求此类药品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提出警示。(据新华社电)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4_04/11/35676144_0.shtml



How does glucosamine compare to NSA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Most studies to date agree that the long-term results with glucosamine sulfate are at least as good as with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and other pain medications and that glucosamine sulfate has fewer side effects. Four randomized trials that studied such comparisons found no difference between ibuprofen (at 1,200 mg per day) and oral glucosamine sulfate (at 1,500 mg per day) in their ability to reduce symptoms of osteoarthritis.

Pain medications typically work faster than glucosamine sulfate in relieving pain, while glucosamine appears to improve overall joint conditions. For example, in one study researchers compared glucosamine sulfate to ibuprofen (e.g., Motrin, Advil, and Nuprin) and found that pain subsided faster in the first two weeks in the ibuprofen group. Two weeks later, however, the glucosamine sulfate group was doing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ibuprofen group. After eight weeks, the glucosamine patients had an average pain score of only one-third of the participants on ibuprofen. In a more recent study, glucosamine worked at least as well as ibuprofen.

Som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report more rapid pain relief with glucosamine sulfate. All studies find better tolerability of glucosamine than of NSAIDs. Adverse effects are less than with ibuprofen and typically the same as with a placebo.
   ---http://www.sharecare.com/health/ ... ment-osteoarthritis
“人类只有经历过悲哀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快乐,你只有经过死亡以后才知道重生意味着什么,上帝给人留下了四个字,那就是希望和等待。”
荷花池荒岛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4-4-26 07: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荷花池荒岛 于 2014-5-6 05:21 编辑

炎症与感染有什么区别?
发表者:钟建民

炎症和感染是医生经常为患者说的两个疾病名词,但正确理解炎症和感染的人并不多,而且有不少人甚至将炎症与感染想混淆,见炎症与使用抗生素混为一谈。一些朋友遇到外伤出血,感冒发热等疾病就用抗生素,把抗生素当成万能消炎药。

炎症,可用抗炎药物(而非抗生素)治疗,以抑制过于强烈的炎症反应,减轻疾病症状,防止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常用的抗炎药有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扑湿痛以及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可的松等。一些物理因素,或外伤引起的炎症也可采取物理疗法来进行治疗,以减轻炎性症状。

感染是炎症中的一个类型,它与炎症的根本区别在于感染是由细菌或其它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而炎症除细菌外还有许多因素如创伤、温度伤、化学伤等引起,而感染治疗则需根据不同的病原采取不同的抗感染药,若为病毒感染,则需用抗病毒药物,若为致病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则用抗菌素。抗生素只对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有效,对其它感染及非感染引起的炎症无治疗作用。

由此可见,当炎症是因细菌引起时,要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此时一般不用抗炎药,以免掩盖病情。单若发热疼痛明显,可适当选用解热镇痛药,若炎症是非感染因素所致,一般不用抗感染药物,如平时常见的支气管哮揣、就是由过敏原引起的支气管炎症,非感染所致,除非合并细菌感染,才合用抗生素。

因此,针对目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我愿大家对炎症与感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参考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ongjm_19669.htm



备注一:
80种抗生素选用一览表.pdf (134.89 KB, 下载次数: 53)
“人类只有经历过悲哀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快乐,你只有经过死亡以后才知道重生意味着什么,上帝给人留下了四个字,那就是希望和等待。”
荷花池荒岛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4-4-26 07: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荷花池荒岛 于 2014-5-26 12:03 编辑

关于脉冲服特罗凯的例子:

实际就是:第一天吃4粒特罗凯,停三天,然后继续吃4粒,停三天,这样反复下去 ,一般肯定不建议这么用,只是在危急的时候尝试尝试吧,在多发脑转,又无法再次全脑放疗的情况下,或者存在脑膜转移的情况下,还是值得一试的,今年,我就知道身边有三个病友用了这个方法,稳定下了形势。
        http://www.yuaigongw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11

On the basis of a trial they were doing a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giving“pulsed” Tarceva at 600 mg by mouth given one day every 4 days (so the same total amountas the normal daily administration, but four pills one one of every four days only), he startedher on this, and she had symptomatic clearance and resolution/normalization of her cytology on a repeat LP. She tolerated this well and continued to feel better for many months.
        http://cancergrace.org/lung/wp-c ... f-maker.php?id=3498

目前,论坛4002与特(或易,下同)结合用药的方案主要有三种:一、4002联合特每天用药;二、1天特脉冲+3天4002用药(即首天特4粒,其后3天4002正常用量);三、1天大剂量4002(500MG)+6天特正常用量。上述三种方案皆有实例证实有效。
         http://www.yuaigongw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775

4/19给老爸第一次脉冲特罗凯,本来想用4000这种方式,但考虑到他最近胃里总不舒服,就用了300这种方式。脉冲当天下午说肚子不舒服但是没有腹泻(这种感觉持续了一晚,第二天一早BB完后感觉好些)。这一天脱水药用了4瓶(2个甘露醇2个甘油果糖,跟平常一样
         http://www.yuaigongwu.com/thread-9445-3-1.html

3月19日下午用2粒正版特罗凯脉冲,到第二天早上醒来,精神状态很好,爱说话。进行了 7次2粒的特罗凯脉冲,
3月25日脑MRI,结果 与4月20日接近,4月20日看上去强化明显
        http://www.yuaigongw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11

2012年2月15号复查脑部进展以后,两次阿瓦无效后换了2992,现在回头来看第一个月2992是有效的,几个大的病灶略有缩小,其他稳定,但是第二个月2992彻底失败,脑部所有病灶都增大了,而且出现了新发病灶。无奈之下改用阿帕,副作用巨大而且头晕越来越严重,10天以后只好重新回到原来有效的方案脉冲特+替莫,第二天头晕就有好转。看来我们脑转主要还是靠脉冲特+替莫,实在不行的时候用2992顶一下。现在最担心第二次脉冲特+替莫有效的时间可能不会长,后面还能有什么药可用。另外,正如憨叔以前提醒我的,脉冲特的心脏毒性太大,已经把四粒特改成了三粒,心脏还是不舒服,尤其是用药的第一天心脏副作用立竿见影,等到逐渐好转又到了第二次脉冲的时间,很难办。辅酶Q10、倍他乐克、潘南金都在用,都不见效。
       http://www.yuaigongwu.com/thread-2724-7-1.html

“人类只有经历过悲哀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快乐,你只有经过死亡以后才知道重生意味着什么,上帝给人留下了四个字,那就是希望和等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